位置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市药检院科研团队在中药科学监管新方法构建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9-20 文章来源: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
分享到:

  近日,市药检院王冰院长领衔的科研团队依托国家药监局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聚焦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新方法,创新性构建若干传感器用于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为中药科学监管提供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IF=9.22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IF=7.033)、Microchimica Acta(IF=6.408)和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IF=5.988)等国际知名期刊。

  聚焦中药抗凝血药效评价方法的复杂性,科研团队通过整合近红外荧光分子和特异性多肽底物,一步法合成了荧光传感器,成功用于中药复方制剂脑心通胶囊抑制凝血酶发挥活血化瘀功效的评价,为中药活血化瘀功效的科学评价提供了高灵敏度、快速的检测方法,研究成果发表于中科院一区TOP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下一步,将该方法运用于抗疫“三药三方”血必净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的药效评价。

  针对目前临床尿路感染细菌类型诊断的滞后性和复杂性,研究团队基于电荷相互作用原理构建了Ami-AuNPs-DNAs传感器,用于200例临床尿液样本中细菌类型的瞬时鉴别,准确率达到100%,为临床尿路感染诊断和治疗提供的新技术,还能进一步为中药苦参抗菌活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瞄准中药肾毒性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科研团队探索出肾损伤发生发展进程中尿蛋白粒径和电荷差异,构建了PDA-PEI/DNAs传感器,可用于不同模型肾损伤发生发展进程的准确识别,为中药肾毒性监管提供了新工具,研究成果发表于Microchimica Acta。

  为了提升中药活性成分在治疗肿瘤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团队构建了GPP/PP-DAP纳米靶向递送载药系统,成功将中药活性成分西瑞香素靶向递送至肝癌细胞,为中药活性成分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研究成果发表于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