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人们常在田间地头寻找那些鲜美的野菜,希望为餐桌增添一份自然的风味。然而,有些看似美味的“野菜”却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比如被称为“死亡之花”的洋金花。
洋金花,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的另一个名字——曼陀罗,你或许早有耳闻。这种植物并不挑剔生长环境,无论是路边、田野、山坡还是小区花坛,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洋金花的真相

洋金花,植物名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L.,又称曼陀罗花、野麻子、狗核桃、大喇叭花或疯茄,属于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的佛教经文《妙法莲花经》中,而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详细记载,指出其“气温辛温,有毒”。小说中的“蒙汗药”和华佗的“麻沸散”都含有这种植物的成分。
洋金花的根、茎、叶、花和果实都含有剧毒成分,如阿托品、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种子中含量最高),这些成分是极其厉害的神经毒素。一旦误食,中毒者可能在短短40分钟内就会出现症状,从轻微的头晕、幻觉到严重的昏迷、瞳孔散大、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洋金花容易发生误食中毒是因为它未开花时跟野菜、菠菜、辣椒叶长得太像了!它得花朵形似喇叭,与一味传统中药材——凌霄花也“傻傻分不清楚”。这还没完,它最毒的种子呈肾形,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竟然和咖啡豆、黑豆、罂粟籽类似!喜欢泡药酒的、喝咖啡的、熬粥煲汤的,千万要注意了。
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盯死”它,让它无处遁形

首先洋金花植物(白花曼陀罗)的茎直立粗壮,呈紫褐色,下部木质化;叶子顶端逐渐变尖,基部不对称,两面基本无毛;花未开时形似秋葵,盛开后像漏斗;果实未成熟时为绿色刺球状,成熟后为黄色,裂开成四瓣。

洋金花植物(白花曼陀罗)形态(图片为周重建拍摄)
洋金花药材常皱缩成条状,花萼成筒状,花冠为喇叭状;凌霄花皱缩卷曲,花萼硬,花冠内有明显的深棕色脉纹,可用水泡法进一步辨别。


洋金花(左)与凌霄花(右)(图片为周重建拍摄)
曼陀罗籽呈肾形,稍扁平,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用手摩挲有不规则隆起,具有细密的点状小坑背侧弓形隆起,腹侧下方具一楔形种脐,中间为一裂口状种孔。

曼陀罗籽(图片源于中国植物图像库)
我们该如何预防洋金花中毒呢?

1.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叮嘱儿童不要随便乱吃路边的豆子状食物。
2.注意豆类、蔬菜类食物的甄别。
3.不要有好奇心,道听途说的偏方不要信。
4.路边的野菜、野花千万不要采!
5.若需要曼陀罗籽、洋金花入药,请一定遵医嘱。
最后,若出现口干、颜面潮红、瞳孔放大等阿托品样中毒症状,一定要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严重至昏迷者请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就医。